在浙江的民营经济版图上,唐师傅的名字可与 “拼命三郎” 划等号。半生风雨兼程,年届五十的他正站在事业的黄金期,麾下企业运转得如火如荼。可命运却在此时按下暂停键 —— 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,让这位商界硬汉不得不直面人生最严峻的挑战。
从咽炎疑云到抗癌战场
2014 年深冬,唐师傅的喉咙里像卡了片砂纸,咽口水都带着刺痛。起初他只当是老咽炎犯了,诊所里的消炎针打了一轮又一轮,药片吞了一把又一把,可那股不适感却像藤蔓般缠得越来越紧。半个月过去,吞咽时的灼痛非但没减轻,反而添了几分沉重的梗阻感。
2015 年 1 月 13 日,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诊断书像块冰砖砸在他心上 —— 食管癌。这个冰冷的医学名词,瞬间将他从运筹帷幄的办公室拽进了生死未卜的战场。
展开剩余66%1 月 29 日,手术室的灯亮了整整八个小时。当唐师傅从麻醉中醒来,胸前、腹部纵横交错的纱布下,藏着三道与死神博弈的伤口。术后病理报告更像一盆冷水:中分化鳞癌,多处淋巴结已被癌细胞侵袭。
康复之路远比想象中更崎岖。女儿至今记得那段煎熬的日子:“爸爸身上的刀口加起来足有一米长,就像被硬生生撕开又缝上。术后第十天,胃瘫突然找上门,一根细细的鼻饲管从鼻腔插进胃里,直到三月春暖花开,他才勉强能喝下几口稀粥。”
身体刚有起色,放化疗的 “酷刑” 接踵而至。四次化疗像抽走了他骨子里的力气,28 次放疗更让喉咙肿痛得咽不下一粒米。看着父亲只能靠流食维持生命,女儿攥着病历本跑遍了大小医院,把所有能打听的治疗方法都记在本子上。
中药里的生机与重返战场的勇气
转机出现在一个寻常的午后。女儿在病友群里偶然看到有人提起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院长,那些 “扶正祛邪”“固本培元” 的理念,让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拨通了预约电话。
2015 年 10 月 16 日,唐师傅在家人的搀扶下走进了袁希福院长的诊室。乌黑的药汤起初难以下咽,但他咬着牙坚持每天早晚各一碗。奇迹在点滴中发生:一个月后,他能自己坐起来读报了;两个月后,散步时不用再频频停下喘气;三个月后,镜子里的自己渐渐褪去病容,眼神里的光又亮了起来。
2016 年五一劳动节那天,唐师傅准时出现在复诊的队伍里。谁也看不出这个步履稳健、声音洪亮的男人,半年前还在生死线上挣扎。“现在吃嘛嘛香,上班时跟客户谈业务,没人能看出我是个得过癌症的人!” 他笑着掏出一沓复查单,CT 片里的病灶消失无踪,胃镜显示食道黏膜光滑如初,血常规各项指标稳稳地站在正常区间。
说起中医,唐师傅眼里闪着笃定的光:“我在中医院交了不少朋友,听他们讲阴阳五行、气血调和,越听越觉得有道理。这中药就像给身体修堤坝,不仅把癌细胞挡在外面,还把亏虚的元气一点点补回来,我打心底里信它!”
时光荏苒,2020 年冬天的复查报告上写着 “病灶较前相仿”,2023 年的回访电话里,他正忙着给新厂区的工人安排年夜饭。从病床到生产线,唐师傅用一场跨越八年的抗癌之战证明:生命的韧性,永远比困境更顽强。
发布于:河南省聚富配资-个人股票配资-在线股票配资平台-怎么找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