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关税大棒砸向盟友! 日韩先中枪,中国意外“隐身”
7月8日,特朗普的关税炮弹精准砸向全球14国盟友、日本首相和韩国总统成为首批收到“加税信”的领导人,日韩分别被征24%和25%关税;东南亚多国税率飙至40%,但中国却不在名单中! 这场贸易风暴背后,是特朗普的“逆差清算”、盟友反制与供应链暗战,而中国如何成了美国不敢碰的“钉子”?
特朗普的关税炮弹这次没按套路出牌。 7月8日,他跳过了谈判桌,直接给14个国家的领导人发去“加税信”。 日本首相石破茂和韩国总统李在明成了第一批收件人、日本商品进美国要交24%的税,韩国更高,25%。
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喊话,理由很直白:日韩对美贸易逆差太大了,还设了一堆非关税壁垒挡着美国货。 他甚至放话:“敢报复? 关税还能再涨! ”
这波操作透着特朗普式风格:亲疏不分,盟友照打。 他一边发信,一边把原定7月9日到期的关税谈判期限延到了8月1日,多给20天时间讨价还价。 但明眼人都懂,这是最后通牒,不是善意让步。
除了日韩,第二波信砸向了哈萨克斯坦、南非、缅甸、老挝和马来西亚,税率最高冲到40%。 接着第三波名单也浮出水面:突尼斯、波黑、印尼、孟加拉国、塞尔维亚、柬埔寨和泰国,统统逃不掉。
特朗普在信里留了个口子:如果这些国家肯把工厂搬到美国,关税可以免掉。 他还暗示:“税率高低,全看你和我的关系”。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——服软还是硬刚,自己选。
最耐人寻味的是名单里没有中国。 但这不意味着特朗普对中国手软。 早在4月,中美已互相加征累计145%的关税,打得头破血流。 如今双方暂时休战,中国恢复对美国稀土出口,美国则解除了C919客机发动机和芯片设计的禁令。
但别以为中国能松口气。 特朗普和越南签的协议里藏了杀招:对经越南转运的中国商品征收40%惩罚性关税,直接堵死“曲线救国”的路。
日本成了特朗普重点敲打对象。 他抱怨日本“被宠坏了”——宁可闹米荒也不买美国大米,汽车市场更是针插不进。 丰田、本田等车企躺枪,25%的汽车关税可能让日本GDP增速从1.5%跌穿1%。
日本首相石破茂咬牙硬扛:“我们给美国创造了最多海外就业,投资比关税重要! ”但私下,日本已加速对接东盟市场,把供应链往东南亚和中国挪。
韩国同样水深火热。 半导体和汽车零部件出口占了对美贸易的大头,26%的关税可能让经济增速从2.5%滑到1.8%。 三星和SK海力士紧急调整战略,把更多产能押注中国市场。
欧盟也没逃过一劫。 冯德莱恩放话“已备好反制措施”,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更直接呼吁:“美国加税? 我们就加回去! ”但内部裂痕明显、部分国家想妥协接受10%的税率,另一些则坚持死磕汽车关税。
东南亚国家成了夹心饼干。 柬埔寨、泰国顶着36%-40%的关税,却不敢公开呛声美国。 这些国家电子代工和服装业严重依赖对美出口,如今只能悄悄向中国靠拢求支持。
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已经开始反噬美国自己。 5月美国消费品进口暴跌40亿美元,贸易逆差不降反升。 穆迪直接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,市场避险情绪飙涨。
更讽刺的是,美国一边对盟友加税,一边和越南、英国达成“豁免协议”。 而越南的“优惠价”背后,正是那根专门捅向中国的40%关税毒刺。
这场关税混战中,中国意外成了最稳的玩家。 3700亿美元的对美出口虽受冲击,但“一带一路”沿线12%的贸易增长填补了缺口;稀土管制和C919解禁成为博弈筹码;内需市场扛住压力,消费对GDP贡献率冲到73.7%。
特朗普的算盘其实露了底:敢对中国放狠话,却先拿盟友开刀——因为动中国代价太大。 中国GDP占全球30%,供应链掐着美国企业的脖子,反制关税还能让美国农民和车企哭晕。 这“钉子户”,特朗普暂时还不敢强拆。
#图文打卡计划#
聚富配资-个人股票配资-在线股票配资平台-怎么找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